自武媚娘重返朝堂之后,唐朝的制度已经在悄无声息中,渐渐的发生了改变。
在封建社会中,一般帝王追求改变制度,通常都只有一个原因,就是集中皇权,但是因为一个人而导致整个制度发生变化,这确实也非常少见,关键还是在于武媚娘的特殊身份。
这军国大事,是由李治直接掌控,李绩、契苾何力他们这些统帅都不跟武媚娘照面,但是他们跟李治还是经常见面开会。国家的重大决策,也得由李治来拍板,但是具体讨论,以及执行,就是政事堂的职责。
太原计划,李治表示支持,但是具体事务,他不会直接参与讨论,扩张计划也是如此。
但是武媚娘面对的也只是枢要大臣,她没法面对四五品官员,这一部分权力又在枢要大臣手里。
整个模式就是因为武媚娘的出现才形成的,但是这种模式比以前要更加稳定一些,不太可能出现太大的党争,在枢要大臣中,没有谁可以权倾朝野,因为主持政务的是武媚娘,但是武媚娘又受到枢要大臣的限制。
李治非常满意现在这个局面,虽然他力不从心,但也没有谁可以危机他的皇权,既然是满意的,那么他当然不会去破坏这个平衡的局面,一些事务他还是选择放到政事堂去解决。
李治他们这边开过会之后,武媚娘那边立刻召开枢要会议。
由武媚娘来主持政务,效率其实要比宰相高很多,因为她永远是第一个知道李治的想法和决定。
韩艺一早就来到了政事堂,突然发现就武媚娘一个人坐在里面,不禁诧异道:“他们又闹脾气呢?”
武媚娘听得好气又好笑,白了他一眼,道:“我是故意约你早点来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韩艺坐了下来,先是稍稍打量了下武媚娘,休息几日的武媚娘又是精神奕奕,脸上绽放着光彩,问道:“不知皇后有何事要与我商谈?”
武媚娘道:“相信你已经知道,陛下希望朝廷更加重视交趾、元州那边的扩张。”
韩艺点点头。
武媚娘道:“陛下之所以发生这种转变,主要就是因为此次蝗灾险些令河南陷入饥荒,我是在想,是否应该也借此次蝗灾宣传对外扩张?”
韩艺沉吟片刻,道:“我想还是应该等消灭佛逝国再说,毕竟去开荒那边,亦非是容易的事,在没有成功之前,还是尽量不要过度宣传,万一有个什么不慎,今后想要再宣传这些,恐怕就很难了,我们还是应该以谨慎的态度去面对。”
武媚娘听得若有所思,这也是她跟韩艺最大不同的地方,她虽是一个女人,但是做事都是雷厉风行,韩艺反而比较磨磨蹭蹭,不急不躁的,过得半响,她才道:“言之有理,那就再等些时日吧。另外,关于剪发一事,你有何看法?”
韩艺道:“我对于这事没什么看法。”
“当真?”
武媚娘道。
韩艺愣了下,道:“难道皇后对此事有何想法?”
武媚娘道:“虽然这事与我没有多大的关系,但是我认为,一些传统上的变化,并且能够令人接受,这对于我也并非是坏处。”
韩艺皱眉沉吟一会儿,道:“倒也是的,这对于皇后你而言,还真是有些潜在利益。”
武媚娘轻轻一叹,道:“不过待会张文灌他们肯定会反对的。”
韩艺稍稍皱眉,道:“皇后的意思是想我说服他们。”
武媚娘稍稍点头,道:“你也有理由站在工商那边。”
韩艺原本是不打算参与此事的,但是如今想想,这个确实有值得深究的价值,束发是传统,男人当皇帝也是传统,如果大家都能够接受日新月异的变化,而且是改变传统的变化,那么对于他的整个计划,还真是有着很大的帮助,至少能够打下一些基础。
“且看他们怎么说,我看他们当时没能阻止,现在想要阻止,可也比较难。”
“嗯。”
武媚娘道:“不过我希望你明白,此事虽然对我有些好处,但我如果卷入此事,那么对于我是一点好处都没有。”
韩艺点头笑道:“这我明白,皇后的意思是,反正我跟士林的关系一直以来都不太好。”
武媚娘抿唇一笑,道:“你明白就再好不过了。”
因为她刚刚才在大臣面前上演了比较温暖的一幕,令大臣对于她改观不少,她不想因为这点小事,又跟大臣争执起来。
过得一会儿,张文灌、郝处俊、刘祥道便来了。
“臣等来晚了,还请皇后恕罪。”
他们见到皇后和韩艺已经到了,赶紧行礼。
言行举止间,不难看出,他们对于武媚娘多了一份尊敬,其实此番天灾,武媚娘就是最大的受益者,只不过她在这事上面比较低调,所以表面看不出什么来,但是实际上,她在朝中,在民间的威望都提升了不少,并且等到河南那边的百姓彻底走出蝗灾的阴影,她的影响力还会进一步发酵的。
武媚娘笑道:“你们没有迟到,是我跟尚书令早到了。请坐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