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两仪殿内。
李治这一目扫去,心情莫名的舒畅,因为如今站在两仪殿内,多半都是青年才俊,就只有刘祥道、李绩这两个老东西。崔戢刃、王玄道、狄仁杰、任知古、郑善行那可都是非常年轻的,当然,其中还有世上最为年轻的尚书令,韩艺。
这在唐朝历史也是从未有过的。
只能说时势造英雄吧,当时李治是没有办法,才选了他们几个,先稳住局面,但是后来发现,他们还干得不错,展现出非凡的才干来,那索性就让他们继续干下去吧,再说,也找不到更加合适的人选。
“今日太子给朕上了一道奏章,朕看过之后,心里即是欣慰,又是矛盾,拿不定主意,你们也都看看,认为太子的建议如何?”
李治说完,张德胜立刻将李弘奏章的抄本给这些大臣们送去。
狄仁杰看完之后,立刻站出来道:“启禀陛下,太子天资聪颖,且宅心仁厚,真是我大唐社稷之福啊!微臣赞成太子的建议。”
长孙延也站出来道:“微臣也赞成太子的建议。”
刘祥道、崔戢刃、王玄道也纷纷表示赞成李弘的建议。
唯独李绩和韩艺这两个大佬站在边上没有做声。
韩艺很爽呀,终于可以跟李绩一个等级,闭着眼就算是完成任务。
李治看了他们一眼,道:“可是他们将国家弄成这样,若不严惩,朕难以出心中恶气。”
卢师卦立刻站出来道:“陛下,那李义府为一己私欲,而贪赃枉法,而陛下为出一口恶气,而不顾国家律法,陛下用李义府方法来惩罚李义府,那岂不是说陛下是赞成李义府的做法?二者是自相矛盾呀。”
李治听得一脸尴尬,暗想,走了一个韦思谦,又来一个卢师卦。怼道:“若不严惩,何以服众?”
长孙延立刻站出来道:“陛下可有想过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。臣认为追根溯源,还是律法不够完善,律法还不够权威,不足以震慑大臣,故此常常才有大臣贪赃枉法,因为律法对他们毫无作用。若是陛下想阻止此类事情再度发生,理应竖立律法的权威性。若是陛下要惩罚这些人,也应该用律法来惩罚,唯有人人都遵纪守法,国家才能稳定下来。”
狄仁杰道:“长孙侍郎言之有理,陛下兴许还不知道,光这一日所抓获的涉事人员,就超过了一千人,但是其中有许多人只是服从李义府的命令,他们官职甚微,若不服从李义府,可能会招来横祸,虽然他们中间也有不少人贪赃枉法,但是臣认为应该酌情而定,而非是一概而论,尤其是他们的家人,他们家中的奴仆,这些都应该酌情考量。”
崔戢刃也道:“太子在奏章也说了,李义府之过,不应降罪于其幼子,臣认为这一点说得非常对。若因一人之过,而株连全家,只会让事情变得越发复杂,以及滋生更多的违法之事,因为很多官员可借株连之罪,将那些无辜之人给牵连进来,从而满足自己的私欲。”
除了李绩、韩艺之外,所有人都支持太子的建议。
李治怫然不悦道:“说了半天,还是朕做错了。尚书令,这事你最有发言权,你说,朕可有做错?”
你问李绩呀,问我干嘛?我都是穿紫袍的,你这太欺负人了。韩艺心里好生不悦,又羡慕的瞧了眼对面的李绩,这才无奈的站出来,道:“陛下当然没有做错,陛下要严惩这些人,乃人之常情呀,如果有人将微臣的买卖弄得血本无归,哼哼,微臣也会严惩他的,这是一定的,这人都是有脾气。”
李治极其开心道:“听听,你们听听,朕没有做错。”
他话音未落,韩艺话锋一转,叹道:“只可惜太子是以臣子的身份,向皇帝上奏,而非是以儿子的身份向父亲求情。”
李治愣了下,道:“这有何区别?”
韩艺愕然道:“难道陛下认为君臣与父子没有区别?”
李治眼中已经喷火,你小子是越发嚣张了,还敢来调侃朕了。
韩艺立刻一本正经道:“陛下作为君主,自然得以国家为重,而非是人之常情,若以人之常情来看这事的话,那也不应该惩罚许敬宗,毕竟许敬宗为陛下你鞍前马后,他只是损害国家的利益,没有损害陛下你个人利益。又好比说,这微臣上青楼,大家都当做是人之常情,几个男人不上青楼的,但要是陛下你上青楼的话,只怕就会引起轩然大波。”
你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!李治恨恨道:“尚书令似乎另有所指啊!”
韩艺讪讪道:“臣只是打个比方而已,没指,没指。”
李治瞪了他一眼,知道不能再装下去了,这小子太狠了,一上来就放大招,下回得问李绩,轻咳一声,道:“既然你们都赞成太子的建议,那就这么做吧。另外,既然这个建议是太子提出来的,朕就打算让太子跟着你们去学习一下。”
众人不禁一愣。
韩艺、李绩立刻站出来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
李治眼含笑意的看了眼韩艺。
李治这么做,其实是要释放两个非常重要的讯息。
其一,如今武媚娘的势力被清除的一干二净,显然武媚娘已经被打入冷宫,那大家难免就都会想,太子还是是不是那么的不可动摇,如果是的话,那投机主义就是充斥着朝堂。李治赶紧得表明态度,而这是一个施恩于臣民绝佳机会,李治前面气得是要大开杀戒,如果这时候李弘出来阻止,就可以凸显出李弘宅心仁厚的性格,大臣都是喜欢宅心仁厚的皇帝,李治方才都是故意那么说的,他心中已经有了决定,只是在为李弘铺路。
其二,就是如今这情况,武媚娘是不能再用了,但她的权力该交给谁呢?当初武媚娘又为什么会掌权,不就是李治身体不行么,处理不了这么多政务,需要人来帮李治分担,这是客观的因素,如果李治龙精虎猛,武媚娘是不可能干预外庭的,李治对于权力迷恋,可不亚于武媚娘,不然的话,长孙无忌都已经怂成那样,他还是容不下长孙无忌。
李治本来也面临一个两难境地,按照目前的局势而言,这权力应该要交给韩艺这些宰相,但别说李治自己愿不愿意,韩艺也都不稀罕,尚书左仆射他都不想当,况且李治自己也不会愿意,长孙无忌才死了多久,他如何敢又将权力下放给宰相,那么李弘的出现,就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。
其实李治最初将权力交给武媚娘,也是为了李弘,毕竟武媚娘是李弘的母亲,父母的一切不都是留给孩子的吗,虽然是mǔ_zǐ ,但是二者是截然不同的,武媚娘姓武,李弘姓李,李弘参与政务,那是名正言顺的。
至于说武媚娘最终称帝,是李治导致的,那都是事后诸葛亮,李治哪里知道会这样,吕后都没有称帝,换谁都会相信自己的家人,而不是外人。
当然,李治最终采纳韩艺的建议,先让李弘从中学习,而不是要亲自上阵,但是这个信号是非常重要的。
大臣们也都反应过来,赶紧站出来,齐声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
果不其然,李治因为李弘的建议,就收回了将李义府满门抄斩的决定,但其实算账的话,李义府家里也没有剩下几个人,因为他一家人都涉及到贪污,就是幼子李湛,还有他一个女儿没有参与,其余人都参与了。
但是这对于其他人是一个好消息,就连李义府的家属都可以饶恕,其他人就更加不用多说。而且审理此案乃是狄仁杰和长孙延,长孙延是最注重律法的,他们的标准就是但凡没有涉及到此案的人,就都免于惩罚,而且他们家中的奴隶,如果没有为非作歹,也都全部还良,给予良人身份。
这也是从未有过的。
正是因为李弘的一个建议,很大一部分人都免于被牵连,包括许多的官员。
这些人能不对李弘感恩戴德么,朝中大臣也都非常拥护李弘,也知道李治的意思,就是皇后虽然被打入冷宫,但是太子的地位,那是非常稳固的,你们都别想多了,一心一意辅助太子就对了,别去操心其他的王子。
ps:又是五千字大章,一共就发了一万三千字,算成三千字一章,等于是四章有余,不管你们信不信,我是真的已经累瘫了,如果明天只发一章,你们也不准去买刀片,拿这钱来砸我也好呀,毕竟你们不知道我的地址,刀片又不能戳屏幕。